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

国内

旗下栏目: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

“竹签”船票的恪守 千年古渡现期间风华

来源: 作者: 人气: 发布时间:2020-05-19
摘要:黄瑞成摄 竹签船票既环保又好用 来到飞云渡坐船,售票窗口贴着一张纸条,上面写着“每客2元”。民国四年(1915年)后,飞云渡由项湘藻等人开办的瑞安通济汽船公司策划,渡费一度增至每人铜板6枚。

“竹签”船票的恪守千年古渡现期间风华

    飞云江南门北岸船埠。黄瑞成提供

  中新网温州5月19日电(记者 赵晔娇 张丹 通信员 黄瑞成)搭客递进2元钱,“哗啦啦”,售票员从窗口递出来一根小小的竹签,这就是飞云江渡口行使了近一个世纪仍在行使的竹签船票。现在到飞云渡坐船,取得这根竹签,似乎置身渡口穿越千年。

  飞云渡位于浙江瑞安港中段,处于浙江省八洪流系之一的飞云江下流,是飞云江最大的渡口,自古为平瑞两邑和浙闽两省商贾行人必经的交通要津。北岸船埠在瑞安市玉海街道南门,南岸船埠在瑞安市飞云街道马道村江滨,往返渡程余3千米。

  几千年来,飞云江的渡船靠“顺风顺水”飞行南北两岸。看如今,忆往昔。现在江上大桥通车,渡口富贵不再,灼灼岁序,小小“竹签”的背后,“飞云”依然恪守。

竹签船票。黄瑞成摄

竹签船票。黄瑞成摄

  竹签船票既环保又好用

  来到飞云渡坐船,售票窗口贴着一张纸条,上面写着“每客2元”。

  搭客递进2元钱,“哗啦啦”,售票员从窗口递出来一根小小的长约十来厘米,宽二三厘米的竹签。尖头涂着绿色,宽头涂着蓝色,不和印着一个用火烙上去的“渡”字。

  因为恒久频仍行使,竹签外貌很是平滑,上面的油漆大多已经脱落。这竹签船票已经在飞云江渡口行使了近一个世纪。

  “拿竹签做渡船票,在解放前就已经开始用了,到本日约莫已有近百年汗青。用竹签当票,是为了节省制票本钱,轮回操作又环保。”瑞安市汽船公司总司理胡松标汇报记者,此刻渡口用的船票有全票和半票两种,并用差异的颜色来区分,全票的竹签两端涂有差异的颜色,半票的竹签满身涂着统一种颜色。

  民国初期,实业家项湘藻开办“通济汽船公司”后,把公司的详细事宜交托半子沈公哲打理。据有关史料记实,竹签船票是项湘藻的半子沈公哲发现的。

  沈公哲曾在日本留过学,喜好动思维,头脑新潮。他从船埠搬运工人用竹签计件中获得开导,叫人把竹子制生长约20厘米、宽约2.5厘米的竹签,顶部削尖,顶下颈部两侧刻成海浪锯齿型,还在两头涂上两种差异的颜色,并用火印烙上“通济汽船公司”六个焦黑的字作为防伪符号。

  竹签船票就此降生。

21世纪新渡船。黄瑞成提供

21世纪新渡船。黄瑞成提供

  从官渡到轮渡

  数百年来,飞云江两岸的人们就为怎样过渡口而试探着,民渡、官渡、义渡,反重复复,几经周折,最后以轮渡的情势连续至今。

  史料记实,元延祐六年(1319),狂风覆舟,灭顶多人。郡守赵凤仪祭江后,督造渡船10只,两岸对开,飞云渡的安详有所更改。到明弘治间(1488—1505),飞云渡另有渡夫20名。

  明嘉靖元年(1522),飞云渡由民渡改为官渡。其后,因倭寇骚扰等缘故起因,官府津贴难以兑现,致使渡船年久失修,仅存4只。嘉靖二十九年,为规复正常的交通秩序复造渡船10只,并给渡船和渡夫编上号数“实名挂号”,又礼聘12名正直认真的耆民(年高有德之民)专事稽察,划定逐日每船各往返10次。

  明后期,战役之时,飞云渡也因经费欠缺,不得不中止官渡。天启六年(1626),在县令和内地长者的配合全力下,从捉襟见肘的县库中挤出经费得以规复,始末维持5年,后终将官渡僵持下来。

  清康熙十六年(1677),官府抉择将飞云渡由官渡改为义渡,免费渡客,置渡船38只。后因经费难觉得继,康熙十九年复民渡,渡费每人铜板3至5枚。

  1915年,项湘藻等人开办的瑞安通济汽船公司将永瑞河轮引用于飞云渡,称之轮渡,从而竣事了飞云渡千年木船摆渡的汗青,开创了动力摆渡的新纪元。

  渡轮初为机轮拖驳船,1978年冬,首艘400客位150马力钢质渡轮投入营运;1979年起增开夜渡客轮。1982年至1985年间,再增4艘钢质渡轮,个中3艘客轮对开,每隔5分钟一渡,日渡3至4万人次,比20世纪五十年月渡量增30倍。

  每根竹签都记实着一段汗青

  几百年来,飞云渡的渡船票几经变动,从货币铜板到食品鸡蛋再到竹签当票,渡费也比年渐涨,依稀通报出古渡的汗青。

  据史料记实,元朝到清朝年间,飞云渡渡船费一向向游客收取铜板,渡费从每人2至3枚渐涨至3至5枚。在清朝康熙年间,如江面遇风,渡费增至银角子1枚(值铜板10枚)。

  民国四年(1915年)后,飞云渡由项湘藻等人开办的瑞安通济汽船公司策划,渡费一度增至每人铜板6枚。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至解放前夕,因为币值暴贬,渡费改收每人鸡蛋1至2个,从而呈现了飞云渡汗青上鲜有的回收实物收费的怪异情况。

  新中国创立后,飞云渡得到新生,钢制渡轮投入营运。至1985年,飞云渡3艘客轮对开,每10分钟1班,日渡游客3至4万人,比20世纪50年月增添30倍。同时,跟着经济和社会的成长,渡费也由50年月的每人3分慢慢进步至8分。

  在飞云江尚未建桥时,南来北往要过江的车辆所有都挤在这里,过渡候上一天一夜是常事。因此,“跑遍全国路,最怕飞云渡”,成为人们对飞云渡最深的印象。

  1989年1月6日,飞云江大桥正式建成通车。一桥架南北,天堑变通途,车辆经大桥只需两分钟就可顺遂过江,一改以往“行路难”的汗青。飞云渡以后不复昔日繁荣。飞云渡渡客有所镌汰。1993年至2007年,飞云渡日渡人数始终维持在2.8万人阁下,渡费慢慢进步到8角。

  此刻,飞云渡已不见几十年前的繁荣情况,天天轮渡的日客流量2000人次。飞云渡的繁荣到偏僻,已经成为期间前进与都市变迁的见证,它是都市成长留给人们最柔美的风华影象。不管将来怎样,逐日发船的汽笛声会照常响起,迎来送往一批批过江的人群。(完)

责任编辑:
首页 | 资讯 | 关注 | 科技 | 财经 | 汽车 | 房产 | 图片 | 视频 | 全国

Copyright ©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 技术支持:网站建设

电脑版 | 移动版